健康科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医疗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电死癌细胞,是不是听起来有些科幻?然而,这种抗癌“黑科技”却已走进了现实。近日,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滕雷主任成功为一名胶质瘤患者进行了精准手术、同步放化疗和电场治疗的规范化综合治疗。这也是我院首例脑胶质瘤电场治疗病例,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因头痛和右侧肢体麻木感就诊。头部CT可见左颞顶类圆形低密度影,周围存在大片低密度带,左侧脑室受压变形;MRI提示左侧颞顶部占位性病变呈囊实性改变,整体呈环形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DTI检查可见病变周围神经传导束受压。初步考虑患者为高级别胶质瘤。滕雷教授带领胶质瘤MDT治疗组,对其从治疗方式和手术预案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设计。经过多模态精准手术后,依据分子病理检测等结果,确定整合诊断为:左颞顶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通过术后复查对比,可见肿瘤完全切除,且功能区和神经传导束完美保留,患者很快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在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了术后同步放化疗、以及肿瘤电场治疗(TT Fields)的辅助治疗方案。患者于术后两周开始规范化同步放化疗治疗,同时,滕雷教授根据该患者病情,给与精心制定个性化电场治疗计划,目前治疗效果良好,复查头部MRI增强未见肿瘤复发,并且患者无明显头皮损伤等副作用。
图1 患者术前后增强磁共振对比影像
滕雷教授表示:“胶质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脑肿瘤,治疗难度大且预后不佳,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胶质瘤电场治疗作为一项全新的疗法崭露头角,带来了治疗该疾病的新希望。”胶质瘤电场治疗的原理基于电场对癌细胞的物理抑制作用。通过在患者头部植入电极贴片,并将电场应用于肿瘤区域,可使电场中的电荷颗粒对肿瘤细胞产生强烈的电场力,导致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电场治疗不是流进人体的电流,更不是电离辐射,但它能攻击肿瘤细胞和组织,干扰DNA合成;电场治疗也不是磁力,它是一种力场,这些力能够吸引和作用于带电荷的物体。电场治疗是一种无创疗法,患者像戴着帽子一样,把电场贴片覆在头上,通过低强度、中频(150-200 kHz)交流电场影响癌细胞分裂。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和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电场频率上并不一样,所以肿瘤电场治疗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不良影响。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电场治疗安全且有效,推荐用于新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2级证据)。
图2该患者的电场治疗计划和佩戴情况
与传统放疗和化疗相比,胶质瘤电场治疗具有更为精准的定位和作用,减少了对健康组织的伤害。经过精确的规划和设计给与肿瘤区域恰当的电流和电场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临床试验表明,胶质瘤电场治疗与传统治疗相比,在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电场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形成综合的治疗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胶质瘤电场治疗作为一项前沿疗法,为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未来,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胶质瘤电场治疗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请患者朋友们不要过度焦虑和彷徨,选择规范化治疗和医生相互配合,为取得长期的、高质量的生存而共同努力!
滕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教学主任,神经外科二病房副主任。
擅长胶质瘤精准手术及综合性治疗,并精通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保面保听)以及椎管内肿瘤等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中始终秉持“严谨、规范、干净、快速”的风格。所率领的手术团队获得2022年全国胶质瘤手术大赛一等奖;2019年“精艺求菁”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开颅动脉瘤夹闭组最具风采奖。”专家门诊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和每周日上午。
Copyright 20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483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 Copyright 20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4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