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医疗专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上下同心为患者 齐心协力保重症 ——新年伊始哈医大一院院务会吹响集结号
- 分类:综合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2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23年1月2日,新年伊始,哈医大一院召开了一次振奋人心、提振士气的院务会。院领导班子、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参加了线上会议。医院领导班子首先向放弃休息依旧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救治最前沿的全院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上下同心为患者 齐心协力保重症 ——新年伊始哈医大一院院务会吹响集结号
【概要描述】2023年1月2日,新年伊始,哈医大一院召开了一次振奋人心、提振士气的院务会。院领导班子、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参加了线上会议。医院领导班子首先向放弃休息依旧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救治最前沿的全院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 分类:综合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20
- 访问量:
2023年1月2日,新年伊始,哈医大一院召开了一次振奋人心、提振士气的院务会。院领导班子、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参加了线上会议。医院领导班子首先向放弃休息依旧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生命救治最前沿的全院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
当前,医院面临新冠感染急诊患者和重症患者激增和医护感染减员的艰巨挑战,作为黑龙江省抗击新冠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主力军、主战场,医院每日接诊急诊患者2000余人,高峰期2600余人,承担全省最主要的救治任务。全院广大医护人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勇担使命,打响“保健康”“防重症”的生命保卫战,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或提前重返岗位,或带病坚持工作,筑起了守卫龙江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铁壁铜墙!
负重三年 不辱使命
2020年首轮疫情以来,哈医大一院在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哈医大一院人风雨同舟、慎终如始、凝心聚力,按照“科学救治、精准施策”的防疫原则,提出“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防治策略,将群力院区改造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先后四次启动,与死神赛跑,和病毒较量,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让868名重症患者和感染者重获新生。
三年来,哈医大一院人肩并肩、心连心、一路攻坚克难,几千名医务人员逆行武汉、天津、新疆、海南、内蒙古、西藏、吉林等地,驰援俄罗斯分享经验,多次打赢省内攻坚战,在迎战新冠肺炎的每一条战线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用医者的担当守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国家卫健委和省领导的高度赞扬。
负重前行的三年,哈医大一院人迎难而上,统筹疫情防控与医院发展,全面提质增效,继续领跑龙江医疗,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A+稳步前进,充分彰显了哈医大一院人坚持生命至上,勇于担当作为,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的职业精神和医院文化!
闻令而动 再战疫情
新十条以来,哈医大一院快速响应、统一思想,积极贯彻落实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举全院之力积极应对,不断调整优化诊疗流程、不断整合统筹医疗资源,采取急诊分区管理分类收治,通过扩容急诊诊室,统一调配各重症病房床位,打通学科壁垒收治患者,建立独立重症监护病区,严格落实对“一老一小”、弱势群体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做到“应收尽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急危重症抢救制度,集全院之力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的重点任务!
在三年抗疫成败的关键时刻,广大医护人员再次高举舍生忘死的伟大抗疫精神旗帜,冲锋在救治生命的主战场!一批批医务人员感染倒下,再一批医务人员顶上来,有的带病坚守岗位,有的还没恢复好,立刻返岗,各科室主任、专家、医生、护士、机关、后勤等工作人员主动支援急诊、重症,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院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疫情救治工作领导小组,挂图作战南岗、群力两个院区,每天举行早晚两次碰头会,深入急诊、重症一线实地踏勘急诊患者和医疗需求,研究和解决患者多、医护短缺、病房急需扩容等问题,动态调整急诊、重症能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需求。
医院统筹调配急诊值班人员,打通门诊和急之间通道,建立急诊综合诊区,将非急诊患者向门诊分流,保障急诊患者和非急诊患者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医院紧急扩容重症医学科床位,将原有的132张床位增加到143张,统筹调配各专科重症床位156张,转化重症床位240张,紧急购置有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监护仪等重症治疗设备,开展重症培训、储备重症后备力量,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医院制定重症分级分类收治原则,组织重症、呼吸、感染、心内等多学科医疗专家,组成会诊专家组,建立重症患者巡诊制度和重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制定每日俯卧位通气、高流量吸氧、营养支持等精准治疗方案,防止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保障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综合救治。
医院成立互联网新冠门诊,组织呼吸内科、感染科、儿内科、全科医学科等117位医生线上出诊,“应出尽出”,患者累计咨询2万余人次,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减少排队等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哈医大一院人把使命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将持续坚持以快应变,及时调整医疗救治策略、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引领全省医护人员,把切实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核心任务,确保顺利渡过疫情流行期,实现龙江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切实保障好我省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三年抗疫画上圆满的句号!
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
新年元旦,为积极应对新冠患者就诊高位运行的压力,全院医疗、护理、机关、后勤等工作人员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主动放弃假日休息,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专家,在困难时期我更应冲锋在前。”73岁的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普外科姜洪池教授,元旦当天还为患者急诊手术,抢救生命。
呼吸内科刘晓民教授连续12天带病坚守在科室,还承担全省和医院各科室新冠患者救治的指导工作。
“尽全力救治,绝不放弃每一个生命。”重症医学科赵鸣雁教授带领团队元旦期间坚守在重症病房,查房、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医生的职业就是要救死扶伤,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元旦期间,骨科主任王文波教授仍坚持出诊。
“虽然很累,但这是医生的责任和担当,义不容辞。”群力呼吸内科于世寰教授自己仍在发烧,坚持到院区各科室进行呼吸科专科查房。
“如果说战士是和平的守护神,我们医生就是保护群众生命的使者,即使艰难困苦我们也要冲锋在前责无旁贷。”耳鼻喉科张天虹教授主动支援急诊出诊,减轻青年医生压力。
机关六个支部的党员,群力综合办工作人员,主动下沉急诊做自愿陪检服务,协助患者就医办住院。
坚定信念 未来可期
三年来,哈医大一院作为全省抗击疫情主战场和主力军,为全省、全国抗击疫情做出的贡献,取得的伟大成绩,将彪炳史册。
哈医大一院人是真英雄、真勇士,必将为龙江人民所铭记。
哈医大一院人担当作为、救死扶伤的抗疫精神,也必将成为红色基因、科学基因、开放基因之后,根植于全体哈医大一院人的核心精神文化,为医院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动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Copyright 20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483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 Copyright 2010 哈尔滨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4837号